English     CAST內部郵箱入口    

追憶楊嘉墀院士一生

時間:2019年07月16日 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 點擊:20488 字體:

“兩彈一星”元勛楊嘉墀院士,一生為國,心系蒼穹,今天值此楊院士100年誕辰之際,一起回顧楊院士精彩的一生。


1919年,9月9日(農歷已未年閏七月十六日)生于江蘇省吳江縣震澤鎮(zhèn)。


1941年,畢業(yè)于上海交通大學,獲工學學士學位。任西南聯(lián)合大學電機系助教。


1945年,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套單路載波電話樣機,并研制成功了揚聲電話。


1947年-1949年,留學美國哈佛大學,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。


1950年,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物理系工作,任副研究員。先后研制成功高速電子模擬機和快速記錄吸收光譜議(被稱為“楊氏儀器”)。


1954年,任紐約洛克菲勒醫(yī)學研究所(現(xiàn)為洛克菲勒大學)高級工程師。研制成功生物化學的二色光譜儀、視網膜仿真儀,成為生物醫(yī)學電子學的創(chuàng)立者之一。


1956年,9月,攜全家返回祖國。10月,到中國科學院參與籌建自動化研究所,先后任研究員兼室主任、副所長。


1960年,指導研制為原子彈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重大科研項目,為我國核試驗作出重要貢獻。


1962年,參加了由周恩來總理主持的“中國科學技術十二年發(fā)展規(guī)劃”的制定與實施工作,提出了以控制計算機為中心的工業(yè)化試點項目。


1965年,參與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姿態(tài)控制和測量分系統(tǒng)研制。


1966年,組織和參與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(wèi)星姿態(tài)控制系統(tǒng)的研制工作。


1968年,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劃歸國防科委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,楊嘉墀任研究員。


1979年,被任命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兼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。


1980年,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(學部委員)。


20世紀80年代,楊嘉墀作為我國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“實踐”系列衛(wèi)星的總設計師,領導完成了“一箭三星”的發(fā)射任務。


1985年,參與的返回式衛(wèi)星和東方紅一號衛(wèi)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。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。


1986年,楊嘉墀與王大珩、王淦昌、陳芳允一起,聯(lián)名向中央提出了國家發(fā)展高技術計劃的倡議,得到了中央領導的批準,從而產生了《高技術研究發(fā)展計劃綱要》(即863計劃),對我國高技術的發(fā)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

1999年,獲“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”。9月18日,獲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授予的“兩彈一星”功勛獎章。


2000年,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授予的“千年勛章”。


2003年,“楊嘉墀星”命名。


2005年,楊嘉墀與五位院士一起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了“關于促進北斗導航系統(tǒng)應用的建議”,溫家寶總理做了重要批示,隨后國家發(fā)展和改革委員會根據建議安排實施。


2006年,6月11日12時45分,楊嘉墀在北京醫(yī)院逝世,享年87歲。



關于本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招聘信息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航天城 網站建設: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
Copyright © 2000-2025 holidayd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
京ICP備20011260號-1